近期,河北、浙江、四川等地在寄宿制学校建设领域的积极探索引起了广泛关注。国家层面对此亦高度重视,自2018年起便通过专项指导意见强化了对“两类学校”(即乡村小规模学校与乡镇寄宿制学校)的全面建设,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将“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”作为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的关键一环明确提出。
面对农村人口分布广而散的挑战,寄宿制学校以其独特的优势,有效缓解了求学便利与教育资源集中之间的矛盾,成为农村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它不仅巩固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,更在提升教育质量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,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已成为时代赋予教育领域的新课题。
在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今天,乡镇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必须秉持全面质量观,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教育、生活与娱乐体验。教育质量方面,学校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同时强化课后作业管理的系统性与自主性,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,激发其学习兴趣,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。
生活质量层面,学校应致力于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环境,并注重学生自理能力、社交技能的培养。这包括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作息习惯、个人卫生习惯及独立生活能力,同时培养其尊重他人、遵守规则的社会交往能力,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成长。
娱乐生活作为寄宿生在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,亦不容忽视。针对农村学生易陷入手机、网游等问题的现状,学校应主动策划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,如趣味运动会、兴趣小组、社团活动等,以健康向上的方式丰富学生课余生活,引导其形成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,并合理管控手机使用时间。
在推进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过程中,我们需明确其服务学生的根本宗旨,持续优化办学条件,实现资源配置的标准化、管理的精细化以及校园文化的温馨化。标准化建设是基础,包括宿舍、食堂、娱乐设施等硬件设施的完善,以及经费、人员的充足配备,确保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。
精细化管理则是关键,涉及学生安全、生活、营养、运动等多方面的细致关怀。通过强化安全管理、优化生活安排、注重营养健康、鼓励体育锻炼等措施,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、健康、有序的成长环境。
此外,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同样重要。通过构建积极向上的学生文化、温馨的寝室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,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,增强集体归属感,让校园成为他们成长的乐园。
以全面质量观为指导,积极推进乡镇寄宿制学校的标准化、精细化与文化建设,是提升农村教育质量、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,也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。 |